超聲波流量計需校準的判斷依據主要包括以下四類場景,需結合設備狀態與測量數據綜合評估:
一、流量讀數異常
零點漂移?:
管道靜止且滿管時,瞬時流量顯示非零值(需手動調零校準)?。
低流速切除值(通常0.05m/s)失效,導致微小流量誤報 ?。
偏差超標?:
與標定容器、稱重法等參考數據持續偏差 ?>±1%?(關鍵應用需>±0.5%)?。
線性度或重復性測試失敗(不同流量點波動超限)?。
二、物理狀態變化
安裝條件變動?:
傳感器移位、耦合劑干涸或管道振動加劇導致信號衰減 ?。
上游新增閥門/彎頭,直管段不足(原需前10D后5D)?。
設備損傷?:
探頭積垢、機械沖擊損壞或電纜連接松動 ?。
三、流體特性改變
組分變化?:
介質含氣泡、固體顆粒濃度突變(影響時差法/多普勒法精度)?。
溫度超出-30℃~160℃范圍,或密度波動顯著 ?。
流態異常?:
湍流、氣穴現象頻繁,流量曲線出現不規則波動 ?。
四、周期與事件觸發
超檢定周期?:
貿易結算用0.5級表到期(強制1年1檢)?;工業用表超2年未檢 ?。
維護后未驗證?:
更換傳感器、修改阻尼系數或流體參數后未重新校準 ?。
系統報警?:
自診斷功能提示信號強度不足或傳播時間異常 ?。
校準優先級排序
觸發條件? ?緊急程度? ?處理方式?
貿易結算偏差>0.5% 立即停用 現場調零+返廠檢定 ?
工業場景偏差>1.5% 72小時內 便攜設備比對校準 ?
周期性維護提示 按計劃執行 參數校驗+局部標定 ?
提示?:每季度清潔傳感器并記錄零點狀態,年度全面校準前需驗證管道內壁結垢情況 ?。